2025年10月9日,泰晤士高等教育(THE)正式发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,全球2191所高校上榜,创历史规模新高。作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“风向标”,本次排名中,美国高校延续传统优势,以“数量碾压+顶尖集中”的态势稳居全球第一梯队,但内部排名的细微波动,也折射出其高等教育格局的新变化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一、整体表现:霸榜全球核心席位,优势难以撼动
从榜单整体分布来看,美国高校的“统治力”体现在多个关键维度,展现出全球领先的教育与科研综合实力:
上榜总量全球第一:美国共有170余所高校进入本次THE排名,数量远超其他国家,其中137所高校位列全球前1000名,占比超13%,在科研资源、师资力量、国际影响力等核心维度上,形成对其他国家的“量级优势”。
TOP100席位占比超1/3:全球前100强高校中,美国占据35个席位,占比达35%,是唯一能在百强中占据“三分之一江山”的国家;前50强中,美国高校更是占据23席,接近半数,意味着全球每两所顶尖高校中,就有一所来自美国。
TOP10垄断性优势:全球前十强中,美国高校占据7席,仅英国牛津大学(第1)、剑桥大学(=3)、帝国理工学院(第8)三所高校打破美国“垄断”。麻省理工学院(MIT,第2)、普林斯顿大学(=3)、哈佛大学(=5)、斯坦福大学(=5)、加州理工学院(第7)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第9)、耶鲁大学(第10)共同构成美国顶尖高校的“第一阵营”,且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较去年下降1位外,其余6所高校排名均保持稳定或上升。
二、顶尖高校:头部阵营稳中有升,部分院校创历史最佳
美国顶尖高校(TOP50)在本次排名中呈现“整体稳固、局部突破”的特点,多所院校凭借科研质量与教学实力的提升,实现排名跃升:
普林斯顿大学:创历史最佳,跻身前三普林斯顿大学本次排名上升1位,与剑桥大学并列全球第3,创下该校在THE排名中的历史最高位次。这一突破主要得益于其在“研究质量”指标上的显著提升——该校在生命科学、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同比增长12%,学术声誉调查得分也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,成为继MIT之后,美国又一所具备冲击全球前2潜力的高校。
康奈尔大学、纽约大学:稳步进位,缩小与顶尖差距常春藤盟校中的康奈尔大学,排名较去年上升2位,位列全球第18;纽约大学则上升2位,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列第31。两所院校的共同优势在于“国际展望”与“产业合作”:康奈尔大学国际学生比例提升至28%,国际合著论文占比达45%;纽约大学则凭借与硅谷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,师均行业研究收入同比增长15%,专利转化数量进入全球前30。
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:理工优势发力,跃升5位以理工科见长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,本次排名大幅上升5位,位列全球第41。该校在“研究环境”指标中表现突出——计算机科学、工程学领域的研究收入同比增长20%,人均发表量进入全球前50,成为美国公立高校中“以学科优势带动排名”的典型案例。
三、优势根源:五大维度构建“护城河”,引领全球高等教育
美国高校能长期占据THE排名核心席位,本质是其在五大核心评估维度上构建了难以复制的“竞争护城河”,这也是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:
研究质量:高被引论文与学术声誉双领先
美国高校在“领域加权引用影响力”指标中平均得分达85分(满分100),远超全球平均水平(62分);150万份学术声誉调查中,美国高校占据前50名中的38席,哈佛、MIT、斯坦福等校的学术声誉得分长期稳居全球前10。
教学环境:高投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
美国顶尖高校师均大学总收入平均达120万美元,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;生师比普遍维持在1:8-1:12之间,超小班教学(20人以下)占比达60%,确保学生与教授的深度互动。
国际展望:全球化布局吸引优质资源
美国高校国际学生比例平均达22%,远高于英国(18%)、澳大利亚(15%);国际学术人员比例超30%,国际合著论文占比达40%,形成“全球人才流动+跨国科研合作”的良性生态。
产业合作:紧密衔接市场需求,实现价值转化
美国高校师均行业研究收入平均达5万美元,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;斯坦福、MIT等校的专利转化年收入超10亿美元,形成“科研-产业-反馈科研”的闭环,让学术研究始终贴合市场需求。
资源投入:政府与社会资本双重支撑
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年度科研拨款超500亿美元,私人捐赠基金规模平均达10亿美元(哈佛、耶鲁等校超400亿美元),充足的资金保障让高校能持续投入科研设备、师资建设与学生支持。
美国高校的“领先与挑战”,折射全球教育格局变迁
2026年THE排名中,美国高校的表现再次证明其全球高等教育“第一梯队”的地位——35所百强高校、7所前十高校,构成了难以撼动的“数量优势+质量优势”。但内部排名的分化也提醒我们:即便是顶尖名校,若在科研影响力、教学质量、产业合作等核心环节出现短板,也可能面临排名下滑的压力。
从全球视角来看,美国高校的优势根源,不仅是资源投入的“量级领先”,更是“研究-教学-产业-国际合作”的协同生态。这种生态既让美国高校保持领先,也为其他国家高校提供了参考——未来,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,弥补发展短板,将是美国高校维持排名地位的关键,也将深刻影响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格局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